English

城市减灾的科技观

1998-04-28 来源:光明日报 金磊 我有话说

20世纪接近尾声,但就城市发展中形成的致灾环境而言,危险性仍不可小视。人们看到,城市灾害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明朗化。为此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已倍加关注城市防御,不久前由北京市科协及北京减灾协会联合召开的“城市综合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标志着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活动的展开,体现着跨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需要有安全保障。

认识城市灾害源,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以北京为例,专家认为这个城市现在及未来的城市灾害类型应归纳为:“气、染、路、水、火、震、生”七个字(其中:气指气象类灾害;染指公害及重特大化学品泄漏,城市大气、水、垃圾污染问题;路指频发不减的交通事故;水指城市水灾与水资源匮乏;火指火灾与爆炸;震指地质地貌类灾害;生指生物及流行病灾害)。近年来,世界上的灾害损失逐年增加,以自然灾害为例: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中国近10年来的自然灾害损失更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减灾委专家组组长王昂生教授的统计,1989年自然灾害损失为525亿元,1996年已达2882亿元,1997年虽总值有下降,但灾情突发后果仍很严重。另据中国安全文化研讨会筹备组在《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总结的: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自然巨灾、事故、公害三类损失之和已占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数据惊人且大量损失及危害都集中在减灾能力脆弱的城市中。

城市综合减灾作为准军事行动就要借鉴并应用“预警与应急”的管理模式。通常意义上的城市综合管理科技观是城市政府组织城市管理职能部门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要求,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对城市的人流、物质流、信息流进行计划、指导、控制、监督、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按联合国救灾署颁发的防灾减灾指南的要求,预警指“如果在临灾或可能带来灾害性后果的事件之前及时给出预警,使一切准备就绪,那么就可能减轻这些后果的严重程度”。鉴于此,城市减灾的科技观应涉及以下几点:

1、应将城市减灾确立为跨世纪战略。从全球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减灾十年”全球行动已近尾声,作为各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及社区,不应该将自己国家的减灾防灾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联合国会议的新号召上,而应提前制定国家减灾规划,并建立国家减灾管理常设机构。总体讲,21世纪的减灾科技与管理应变社团型、临时性的方式成为政府指导下的职能行为,这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安全减灾局面,因此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机构建设应尽快提到议事日程中;同时要全面编制并实施城市减灾科技规划,使之真正纳入国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增加减灾投入以强化城市防灾能力建设,未来的减灾科学亟待学科化,并使减灾学科大联合。学会的大联合,管理及体制上的交叉交融,这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安全减灾应抓好的首要大事。

3、尽快组建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中心。21世纪城市减灾涉及多部门多灾种,是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现代的水利、地震、气象、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民政等部门虽然都承担了灾害监测、预测、灾情报告及减灾的业务工作,但都不能代替总体的城市综合减灾管理,更无从体现科技减灾的思路,所以应借鉴国外经验,发展集管理与科技为一身的城市综合减灾中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